文︱李恩炫
我校2022屆高三創新1班畢業生

風風雨雨,朝朝暮暮,花開花謝,秋去春來……三年半時光轉瞬即逝。歷歷可數,光陰在南中流轉;翩翩少年,青春在南中飛揚!
---------題記
遙想2019年的初春,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入南中的校園,來到創新班這個獨一無二的集體。猶記得,操場旁、長路上亭亭凈植的松柏,花園中艷而不妖的冬梅,在那個特別的雪天,第一次向我尚且稚嫩的心靈訴說著這座百年名校的書香氣息與精神力量。在綜合樓五樓的錄播室,我們第一次相識相逢。當劉智老師一一點名后,我發現,昔日的很多年級學霸都和我成為了同班同學,這也讓我對創新班這個集體更添一份敬畏!
在初入學的那段日子,2019年的春日時分,當同齡人們正忙碌于中考備戰中時,我們開始了嶄新的高中階段。猶記得,在第一次月考中,我憑借著初中時的踏實與毅力,考出了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第一名,我也因此開啟了高中第一段“擺爛”時光,將自己的目標拋諸腦后。與此同時,接下來的幾次考試失利,也沒能將我從“自我陶醉”的泥潭中拉出。猶記得,一次臨近放假的中午,我們宿舍一個午休兩次說話被抓,劉老師第一次斥責了我們,他重點提到我,他認為我是有能力沖擊清華北大的,但是現在的態度很不像話。也許是這個嶄新模式給我的心靈帶來了過大的沖擊,我在我人生中第一次因為懈怠讓信任我的人失望。我想到了那些光榮榜上的優秀學長學姐,突然切實感受到了到自己的渺小與可笑。于是,我懷著羅曼羅蘭“祝福災難,做困難之子”的心態,遠離躺平,振作起來。
之后的高一生活中,我們班整體更加緊張起來,有了小實驗班的加入,我也不再懷著“學一分就是賺一分”的心理,而是臻于至善,精益求精。那半年沒有疫情的侵擾,過得尤其踏實,也何其短暫。我們班憑借著多重因素的加持,更是在期末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墒,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那年冬天,當冬令營培優結束,我滿心憧憬地期待2020年更大收獲時,我們這一屆,又趕上了歷時兩年半的疫情時代。
也許是因為有了2019年的前車之鑒,在居家學習時,我不敢再大肆荒廢青春,而是堅持學習了2020年的整個春天,在6月份拿到了人生第二次年級第一。所以在2021年元旦自己進了方艙隔離點后,我仍然用手機所剩不多的流量堅持上了網課——我們是方艙第一批住戶,冰冷的鐵屋,留給我的只有一張床、一把椅子和一個暖氣片,還有凍得擰不開的礦泉水。書桌放不進屋中,就把它存在心中;病毒困得住肉軀,卻抓不住欲振翅的靈魂。這段時間的平穩度過,更離不開老師們的操勞:當時高二時的韓雪松老師每日6點就用釘釘視頻會議將我們喚起,督促我們認真早讀;路勇老師則每日都關注著我在方艙的學習與生活的困難之處,使我感受到無窮的溫暖與力量;“何妨吟嘯且徐行!”侯佳釵老師用蘇軾的哲思與雋語鼓勵我不要因為集體隔離而前功盡棄……
步入高三,我本以為高三對自己,以及對我們班都只是一次簡單的提升,可成績告訴我,事實并非如此。來到高三后,我們結識了霍忠林老師,他是大家眼中真正的“學者型老師”,對數學研究獨到而透徹,尤其在面對壓軸題時,他有著一套成體系的妙招,還有諸如“對數單身狗,指數找朋友”的生動表述?筛呷蠈W期的我甚至沒有考到過125分,于萬青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我過于注重壓軸,卻忽略了簡單題!這種由簡到繁的思維模式,還有王印芳老師追求基礎、重視根本的學習方法,抑或荊慧峰老師“靜則生慧”的樸素道理,它們對我人生的意義遠非一次考試的分數所能衡量。
此外,說到學習成績的提升,我認為:首先,要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最慘的破產就是喪失自己的熱情”,阿諾德如是說。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她可以使名家大師成就巔峰,也可以帶領你我苦中作樂,穩步上岸。當你真正意識到“從來詩書不負人”時,就會不由自主地主動積累起可能曾經認為無所謂的名言名句來;當你真正尋找到“上帝公式”的美麗之處時,就不會再面對數學題時一心逃避,缺乏動力。
其次,要有自己專屬的,可靠的學習方法。從“看清題,多畫圈”到“小卡片制度”,高中生要有自己思考的能力,學會主動開辟荊棘,開辟人生道路。要牢記,成功不能復制,道路要靠自己摸索。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雖說相比幾次模擬考試和我平時水平,我對自己的高考成績比較滿意,但是,這不是終點,也絕對不能成為創新班的答案!2022屆是2.5+3.5制度的伊始,是一顆種子。我相信,假以時日,這種子將萌發出穿透時光的倔強,她將化作創三創四為代表的南中學弟學妹們千里康莊路上的似錦繁花,為你們在今后的漫長歲月中助以精神力量!預祝學弟學妹們志得意滿、前程似錦!祝母校人才輩出,再譜華章!